2022-09-22 01:18:02
天狼影院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tianlang.run
小照片大历史2022-05-2714:06·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我花了20年时间,花了国家那么多钱,搞成这样,我是有罪的。”1993年,高伯龙主导研制的激光陀螺工程样机在专家组进行鉴定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他内疚极了,说了这样令人痛心的话。高伯龙是谁?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高伯龙,原籍广西岑溪,1928年出生于广西南宁。小学时,高伯龙就曾辗转南宁、梧州、杭州、武昌、岑溪、宜山多地求学。1951年,高伯龙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54年,高伯龙被选调到哈军工,当了一名教授,教授理论物理。1970年,高伯龙随哈军工南迁到了长沙。也就是现在的国防科大。而早在1960年,美国人就率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1963年,美国人就做出了激光陀螺仪的实验装置。1972年,美国人就研制出了一款名为GG-1300型激光陀螺。到了1975-1976年,美国人更是把激光陀螺成功运用到了战术飞机和导弹上。毫无疑问,美国人在激光陀螺技术上领先中国好几个段位。既然美国人领先,他们就不允许被其他人超越。1960年代,中国开始了激光陀螺的研究,但是由于美国严密的技术封锁,研制被终止。1971年,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将写着两张激光陀螺大致技术原理的小纸条交给国防科大,这被称为研制激光陀螺的“钱学森密码”。但很遗憾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钱学森密码也一直未能被破译,中国激光陀螺的研制工作依然止步不前。直到1975年,高伯龙加入到了激光陀螺的研究。他很快弄清楚了激光陀螺的原理,并且在这一年的11月,在全国激光陀螺学术交流会上,高伯龙提出了中国独有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方案,而不是仿效美国的“二频”。这让当时的一批人吃惊和哗然,高伯龙因此饱受批评。“外国有的、先进的,我们要跟踪,将来要有;但并不是说外国没有的我们不许有。”高伯龙坚定地说。1984年,高伯龙主导研制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实验室样机被鉴定通过。但美国此时已经下马了“四频”,高伯龙又在一片争议之中,饱受批评。美国都下马了,我们研制得出来吗?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高伯龙知道,美国当时下马“四频”,是因为在研究中犯了关键性的错误。1993年,高伯龙终于研制出了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工程样机。但在鉴定过程中突然出现了问题。有专家认为这纯粹是浪费了钱,要求高伯龙停止。高伯龙愧疚地说:“我花了20年时间,花了国家那么多钱,搞成这样,我是有罪的。”但是他又心有不甘。于是高伯龙在专家组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要在一年内一定解决此问题。1994年,激光陀螺工程样机鉴定终于顺利通过。与此同时,他们研制的号称“检测之王”的全内腔He-Ne绿光激光器问世,引起轰动。中国成为继美、德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美国人是狡猾的。这时候又重启了四频激光陀螺的研究工作。而高伯龙花了20年的时间,终于破译了“钱学森密码”。这时的高伯龙,已经66岁了。1999年,中国导弹用上了激光陀螺仪,中国导弹有了一双激光眼。不仅如此,后来,高伯龙还让中国海、陆、空、天的各型装备都有了“火眼金睛”。2008年南方冰灾,电力供应紧张,国防科大实验室只有晚上才供电。已经80岁高龄的高伯龙为了工作只能昼夜颠倒。老伴十分心疼:“你都啥岁数了,咋就不知道悠着点干。”高伯龙却回答:“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要抓紧!活着干,死了算,一天不死一天干!”2017年夏天,高伯龙的病已经很严重了,他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他靠在病床上,对前来看望他的老搭档丁金星说:“老丁,新型激光陀螺的研制,我怕是完不成了……”话还没有说完,老人的眼眶里已噙满泪水。老搭档也落泪了。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2017年12月,高伯龙因病逝世。回答一下开头的问题——高伯龙是谁?高伯龙是“中国激光陀螺之父”,是中国激光陀螺专家,是中国的科学家。不得不说,爱国这两个字深深根植在老一辈的科学家心中。这应该和他们成长的年代——战乱频繁,国破家亡,民不聊生,有很大关系。但如今中国富强,老百姓安居乐业,反倒有很多人不爱国!这令人震惊,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朋友们,你觉得呢?#历史##老照片#
声明:向原创作者致敬!向老英雄致敬!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