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1 17:25:02
刘永峰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张玲玲
刘永峰,47岁,临颍县台陈镇凹孙村人,深圳市三兄弟搬运有限公司董事长,漯河市总工会深圳联络处松岗服务站站长,中共临颍县台陈镇驻深圳流动党员支部委员会书记,中共漯河市驻广东流动党员委员会副书记。
提起刘永峰,在深圳的漯河老乡和凹孙村村民都赞不绝口。在深圳打拼二十多年来,刘永峰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一无所有到如今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站稳脚跟后,他无私地为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老乡提供帮助,并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怀揣梦想南下深圳
刘永峰出生于1975年。作为家中长子,刘永峰主动分担家庭的重任。1990年,刘永峰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开始挣钱贴补家用。刘永峰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跟随父亲组装自行车。“我每天能组装9辆自行车,一个月能挣900元。”刘永峰回忆说,尽管这笔收入在当时令不少人羡慕不已,但他心里清楚,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一年后,他选择离开,陆续在工地上干苦力、蹬人力三轮车、卖水果……几年间,他从事过不少行当,也经历了不少磨难。
20世纪90年代,南下打工成为热潮。刘永峰想出去闯一闯。1999年,刘永峰满怀憧憬地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在深圳入职一家搬运公司负责搬运货物。陌生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微薄的工资……刘永峰很快被现实打了一棒。“有时候难过得晚上一个人哭,但哭完后咬牙坚持,继续上班。”刘永峰说。
虽然很辛苦,但刘永峰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份工作。刘永峰说,他一直坚定一个信念,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凭着吃苦耐劳,几个月后刘永峰被升为车长。
成立公司蒸蒸日上
在搬运行业摸爬滚打几年后,善于学习的刘永峰熟记了整个业务流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03年,在亲友的帮助下,刘永峰和两个朋友一起凑了近30万元,购买了一辆货车,开始揽活儿。“最初,我们印制名片四处发放,业务量很快就上来了,基本不缺活儿,所得利润用来添置吊车。到2009年,我们一共有4台吊车。”刘永峰说。
2010年,刘永峰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潭头社区注册成立了深圳市三兄弟搬运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承接设备的起重运输业务。秉持“诚信赢天下”的理念,牢树“安全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公司由最初只有1台吊车、10个人,到如今拥有20台吊车、50多名员工,其中车辆吊装运输专业人员30人,截至目前已为珠三角近千家企业提供设备吊装运输服务。凭借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安全记录,公司被大族集团、富士康、光宝、汇业控股、海信、美的等选定为长期合作的设备搬运服务公司。
热心公益情暖老乡
随着公司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热心公益的刘永峰开始抽时间做公益。公司所在的宝安区松岗街道潭头社区是临颍人打工的聚集点,共有5000多名临颍人。平时,老乡有事找到刘永峰,他都会竭尽所能地提供帮助,替他们解决难题。因此,刘永峰很受老乡的尊敬。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刘永峰时刻谨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16年,深圳市漯河商会成立,刘永峰积极加入,并担任副会长。2017年,漯河市总工会深圳联络处松岗服务站在潭头社区成立,刘永峰担任站长。2019年7月,刘永峰开始担任中共临颍县台陈镇驻深圳流动党员支部委员会书记,同时任中共漯河市驻广东流动党员委员会副书记。
“我在深圳待的时间久。我希望能为在深圳的漯河老乡做些事,帮他们解决难题。”刘永峰说。
刘永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8年8月23日凌晨,在深圳市坪山区石井街道望牛岗谢坡村,一栋住宅楼发生火灾。在这场火灾中,漯河老乡于豆豆的妻子和7个月大的女儿不幸罹难。漯河市总工会深圳联络处和深圳市漯河商会积极号召在深圳的漯河老乡捐款,刘永峰也积极捐款。
2019年6月7日夜里,怀孕到预产期的漯河老乡小红(化名)羊水破了,急需送医,但当时她的丈夫因病住院。得知情况后,刘永峰跑前跑后帮忙,除了捐款,还发动深圳市漯河商会和漯河市总工会深圳联络处相关人员一起帮忙,动员漯河老乡伸出援手。
同时,刘永峰积极参与深圳市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到景区清理垃圾,慰问执勤交警,组织党员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值守……
由于表现出色,刘永峰2019年被漯河市总工会深圳联络处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2020年和2021年先后被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潭头社区工作站授予公益达人和抗疫先锋称号。
尽己之力回报家乡
虽然在外多年,但刘永峰始终心系家乡的发展。“他在俺村没得说,特别热心。村里有啥事,他只要知道就会积极参与。”5月17日,提及刘永峰,凹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书贞夸赞不已,向记者讲述刘永峰为村里发展做出的贡献。
2009年至今,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除了遇到疫情防控等特殊情况外,刘永峰每年3月都出资邀请戏班为乡亲们唱大戏;2010年,村委会办公室因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就漏雨,急需整修,但村里缺乏资金,刘永峰出资4000元协助整修;村内道路坑洼不平,村民出行不便,2011年,刘永峰捐资1.6万元帮助整修;2013年,刘永峰出资1.6万元为村里建了文化广场,并购置篮球架、乒乓球台等;2015年,70多岁的村民魏丙振遭遇交通事故下肢瘫痪,因家庭困难无法承担医疗费用,刘永峰主动捐款2000元,并发动朋友向其捐款;2016年至2021年,刘永峰每年都参与“漯河慈善日”捐款活动,每次捐款1000元,2022年捐款1万元;2017年至今,每逢春节,刘永峰都向村里8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家庭赠送面粉、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物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刘永峰多次为村里捐款,并捐赠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
刘永峰表示,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当初我创业时,资金都是村里的伙计帮忙凑的。现在我有能力了,应该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刘永峰说,他会持续关注家乡发展,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家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漯河日报)
文章来源:漯河日报